白墙灰瓦的建筑群掩映在南沙的绿树竹林间,药香袅袅中,六百余年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与当代国际媒体展开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初秋的广州南沙,微风拂面。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中心的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国际记者协会主席、世界报社社长林虎与副社长庄观伟、林琳一行在此驻足,聆听鹤年堂广州市聚汇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郑晴女士、李广胜先生讲述这家中华老字号六百多年的沧桑与辉煌。


作为鹤年堂在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推动者,郑晴女士担任鹤年堂广州市聚汇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负责鹤年堂在华南地区的战略布局与运营管理;李广胜先生作为公司副总经理,深耕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两位负责人的全程陪同,彰显了鹤年堂对此次国际交流的高度重视。

在参观交流中,鹤年堂的“调元气、养太和”养生理念、非遗制作技艺以及其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布局,引发了国际媒体人的浓厚兴趣。双方就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见证传统中医药智慧通过新的传播渠道走向世界。
六百廿载传承:从京城菜市口到南沙自贸区
鹤年堂的故事始于1405年,明永乐三年。元末明初著名回回诗人、医学养生大家丁鹤年以自己名字创建药堂,取 “鹤寿千岁,以极其游” 之意,立志悬壶济世、倡导健康长寿。
比故宫和天坛早十五年,更比地坛早一百二十五年,鹤年堂堪称真正的 “老北京”。鹤年堂广州市聚汇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广胜向嘉宾介绍,鹤年堂原址位于北京宣武区菜市口大街铁门胡同迤西路北,骡马市大街西口。历经明、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承六百多年盛而不衰。
在历史长河中,鹤年堂经历了丁、曹、王、刘四大家族传承,共17代传人。四大家族皆出自中医世家,各家思想汇集使鹤年堂在中医治疗、中医养生、参茸饮片炮制等方面自成一家。
御医世家:严嵩题匾与皇室推崇
行走在鹤年堂中医城,随处可见的历史印记诉说着其辉煌的过往。正厅悬挂的黑字金地“鹤年堂”大匾,出自明朝首辅严嵩之手。大门上悬挂的 “西鹤年堂”则为严嵩之子严世藩所题。而店内 “调元气”、“养太和”的牌匾,则出自抗倭英雄戚继光之手。
鹤年堂广州市聚汇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郑晴向代表团详细介绍,明朝嘉靖年间,鹤年堂相继开设了五家分号,形成了 “五鹤朝天” 的格局。严嵩之子严世藩题写的“西鹤年堂”匾额,正是为区别总店与分号。
在明清两朝,鹤年堂的参茸、饮片成为皇室首选。鹤年堂在创店初期就首开采制长白山人参、鹿茸、不老草的先河,以“药材地道、炮制精良、药力糜足”而闻名于朝野。老北京常说“丸散膏丹同仁堂,参茸饮片鹤年堂”,足见鹤年堂在中药领域的特殊地位。
养生智慧:“调元气、养太和”的千古精髓
在鹤年堂中医城的药房内,林虎主席一行观摩了传统中药的制作过程。郑晴总经理与李广胜副总经理详细介绍了鹤年堂的养生理念。
鹤年堂在传承中发展出以“调元气、养太和”为核心的养生思想。这一思想由抗倭英雄戚继光题写成匾额悬于店内,成为鹤年堂养生思想的核心。在实践中,鹤年堂坚持 “未病常调,将病预调,已病医调” ,把前人“治未病”思想具体化。

曹氏家族还留传下来 “培植中气、以通促补、以补促通” 的养生药酒多种,适合不同阶段人体调养需要。鹤年堂的养生精髓在于“以调为主”,而非简单的“养”。
郑晴总经理表示,鹤年堂的养生酒、养生茶、养生药膳、养生功法等集天下之大成,在防病健体、预防衰老、延年益寿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效果。
非遗技艺:炮制精良的百年坚守
在参观过程中,林虎主席一行对鹤年堂的传统制药技艺表现出浓厚兴趣。李广胜副总经理介绍,鹤年堂自创建以来,历代传承下来的治疗方剂、汤剂饮片、丸散膏丹、养生药膳、养生药酒、养生茶、煎剂、膏剂、养生功法等非常系统、工艺保留完整。
蜜丸制作技艺是鹤年堂传承百年来体量最大、时间最久、范围最广的制作技艺之一。从配方到炮制,从打粉到炼蜜,再到分坨、搓条与和丸,最后吊蜡皮,每一步都有严格的要求和独特的技艺。

“在对待丸散膏丹处方方面,鹤年堂至少有三点独特之处”,李广胜副总经理讲解道,“药味不同;药味虽同,但用量不同;药味同,数量同,而原药的选料不同,工艺也不同”。
正是这种对品质的极致追求,使得鹤年堂在明创店初期就以“药材地道、炮制精良、药力糜足”而闻名于朝野。
济世情怀:从抗疫救灾到普惠百姓
鹤年堂不仅服务于皇室贵族,更始终秉持“以民为本”的经营思想,把悬壶济世作为立店之本。
1408年(永乐六年),福建、江西发生大瘟疫,并逐渐向北蔓延。面对疫情,鹤年堂连夜配制大批辟瘟汤药,无偿向百姓赠送,这一送就是半年。
当时的医药名家、《方剂学》的作者张景岳形容鹤年堂赠药的盛况为 “世人趋骛鹤年堂”。这一传统一直延续下来,直到1954年公私合营时期,鹤年堂的门前还有一口大缸,里面总是盛有清热解暑的酸梅汤,任客饮用,不取分文。
北鹤南飞:粤港澳大湾区的新布局
面对国际记者协会的媒体代表,郑晴总经理重点介绍了鹤年堂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布局。2013年,鹤年堂“北鹤南飞”,落户广州南沙。
作为鹤年堂广州市聚汇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的核心管理者,郑晴女士表示,公司一直坚守传承和发扬传统中医药,积极立足地方,回馈于民,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专业优质的中医药诊疗服务,并积极发展和开拓大健康产业。
南沙鹤年堂中医城位于广州市南沙自贸区资讯科技园,是国内最大的中医药治疗及健康养生基地。据介绍,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由香港霍英东铭源发展有限公司投入25亿港币,与具有六百余年中历史的鹤年堂共同打造。
该项目总占地2000亩,一期640亩,在原有南沙资讯科技园基础上实施工程改造。7000平方米的一期工程已全部竣工,具备了中医药治疗及进行健康养生服务的条件。
七大板块:打造中医药全面发展新模式
李广胜先生向国际记者协会媒体代表团详细介绍了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的全方位布局。中医城集中医药治疗、中医药养生、中医药文化传媒、中医药继续教育培训、中医科研、中医药秘方制剂、中医药成果转化等七大板块于一身。

致力于打造代表纯正中医、中药最高水平的平台,从养生预防保健到治疗,到疗养康复,甚至到临终关怀等等,为普通大众提供最权威,最正统,最个性化,最全面的中医诊疗调养服务。
目前与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签订项目合作协议的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达到8名,各学科学术带头人、博士生导师合作签约达到100多位。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孵化器平台在2017年底已投入使用。
媒体合作: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
参观结束后,国际记者协会主席林虎表示,此次鹤年堂之行使他深刻感受到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
林虎主席指出,中医药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其蕴含的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养生理念等智慧,对于当今世界应对慢性病、人口老龄化等公共卫生挑战具有重要启示。
世界报副社长庄观伟、林琳表示,作为国际媒体,他们有责任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与互鉴,而中医药正是这样一个绝佳的桥梁。她建议通过多媒体叙事、沉浸式体验、专家对话等形式,让全球受众更直观地感受中医药的魅力。
双方希望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中医药文化的国际传播。世界报将利用其全媒体平台,开设“中医药与人类健康”专栏,讲述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智慧。
同时,国际记者协会将组织更多国际媒体记者来鹤年堂参观交流,亲身体验中医药文化,为中医药更广泛地走向世界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创新融合:传统老字号的现代转型
面对国际媒体代表,郑晴总经理与李广胜副总经理也展示了鹤年堂在创新领域的探索。近年来,鹤年堂在国家支持下充分发挥老字号优势,朔根源、挖祖方、重文化、求创新、树品牌,重新发掘出《1405.鹤年贡》养生四宝酒、养生茶、养生药膳、养生药浴、养生功法。
遵循鹤年堂“未病常调、将病预调、已病医调”的整体养生原则,针对现代社会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的特点为不同人群量身打造个性化养生方案,使现代养生简便、实用、有效。
“我们既要坚守中医药的根本,又要勇于创新,让古老的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现代人的健康需求。”李广胜副总经理说。
霍英东鹤年堂中医城背靠青山,面朝大海,白墙灰瓦的中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在周边绿树竹林的掩映中显得格外醒目。林虎一行在参观结束后表示,世界报将开设专栏报道中医药文化,并组织更多国际媒体前来交流。
鹤年堂这座六百多年的老字号,正通过新的传播渠道走向世界。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其蕴含的健康理念对于当今世界具有重要启示。”林虎说,“我们愿做桥梁,让这份人类共同的财富惠及更多人群。”
【编辑:陈旭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