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7月11日电 综述|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促进世界繁荣发展——亚欧多国人士热议全球文明倡议
新华社记者耿鹏宇
全球文明对话部长级会议10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维护人类文明多样性 共促世界和平发展”。与会的亚欧多国人士认为,此次会议的举办是全球文明倡议的又一生动实践,该倡议将助力世界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全球繁荣发展。
哈萨克斯坦人民党主席叶尔穆罕默德·叶尔特斯巴耶夫表示,全球文明倡议对增进友谊、加强各国相互理解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国注重和平发展,尊重文明多样性。在如何对待不同文明、如何建立平等尊重的世界、如何在保护本国文化的同时接纳外来文化等问题上,中国为世界树立了典范,有助于实现人类和平发展和各国普遍繁荣。
俄罗斯联邦共产党中央书记格奥尔基·卡姆涅夫说,不久前,世界各地庆祝首个联合国“文明对话国际日”,这是中国携手各国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明互鉴的积极努力。开展对话是促进各个文明发展的基础,关乎各国前途命运与现实抉择。在部分国家鼓吹“文明冲突论”的当下,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倡导文明对话,为人类团结应对共同挑战注入正能量。
格鲁吉亚议会文化委员会主席乔治·加布尼亚强调,文明的差异反映了各国的独特性和发展的多样性,文明交流互鉴对各国增进了解、开展合作至关重要。中国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丰富的文化传统,在科学、经济、工业及技术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并始终以开放包容的心态与各国分享成功经验,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宝贵机遇。通过鼓励各国相互学习与合作,中国为推动国际社会共同进步作出贡献。
上海合作组织前秘书长、塔吉克斯坦前驻华大使拉希德·阿利莫夫表示,开放对话、文化互鉴以及携手探寻解决之道,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消除贫困、跨越技术鸿沟等全球性挑战至关重要。人类文明百花齐放,为各国提供了多样化的发展路径,并激发出源源不绝的创新灵感。文明的多样性不是威胁,而是实现可持续和平的强大资源。尊重他国文化、实现交流互鉴,有助于缓和地区紧张、增进国家间信任、强化伙伴关系。
俄罗斯科学院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研究所副所长亚历山大·洛马诺夫认为,全球文明倡议并不只是针对短期发展,而是面向未来的长期愿景。中国拥有悠久文明历史,全球文明倡议源于中国古代文明在其漫长历史中积累的智慧。当前,政治动荡和冲突正将世界引向错误的方向,中国秉持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对推动构建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具有重要作用。(完)
【编辑:陈旭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