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消息】立法會公共行政事務跟進委員會今日召開會議,跟進本地僱員就業、培訓與發展機遇,以及就現行外僱政策等議題討論,勞工局、教青局及人才委官員代表出席。
委員會主席鄭安庭、秘書李振宇引述政府表示,今年截至6月底,成功配對的求職者有5,224人,其中高等教育學歷者2,749人,非高等教育學歷者2,475人;待業求職者總數為4,542人,其中高等教育學歷者1,432人,非高等教育學歷者3,110人。配對不成功的主要原因包括技能、知識、語言能力等不符合要求。議員建議政府收緊休閒企業餐飲和零售業的外僱審批,䆁放相關職位讓本地人入職。
委員會關注大型企業(包括休企、其它企業)的外僱人數,尤其關注餐飲服務和零售店店員的外僱情況。他們指出,本地人較不適應酒店的清潔、房口、需要輪班的職位,認為休企的餐飲、售貨員等職種可釋放予本地人參與。同時,休企的店舖享有較大遊客紅利,但中小微企和民生區未必有,且中小微企對外僱存在一定程度需求。
他們引述政府回應認同該建議,在審批外僱時,會對休閒企業和民生區的餐飲、零售行業有區別。同時,會在休閒企業餐飲和零售業的外僱審批上收緊,讓更多本地人參與。此外,今年5月,六間綜合旅遊休閒企業的本地僱員比例為71.9%,高層本地僱員比例達89.8%。
根據政府提供資料顯示,截至今年5月,本澳外僱人數共183,783人。當中,非專業外僱佔149,896人,專業外僱佔5,915人,其餘為家務工作者。
衛星場年底結束營運,他們引述政府指出,在衛星場主招聘的800名員工中,有355人尚未與政府取得聯絡,政府會在其休息區顯眼位置放置聯絡電話和熱線電話,以便盡快聯繫到這些本地員工,安排年底就業事宜。政府已接觸衛星場周邊幾百個商戶,商戶暫未表現出過度擔心,委員會希望政府加大商圈發展及與商戶溝通交流的力度,助力衛星場附近商戶發展。
其他就業支持措施方面,政府推出實習計劃和深合區津貼計劃。博企每周有三場由政府、社團和休閒企業聯合舉辦的配對會,每月有一次大型休閒企業職位配對會。對於配對未成功的失業人士,政府推動企業實行“先就業再培訓”模式,幫助青年提升技能以適應工作。政府並提供面試班,針對性幫助失業者提升面試技巧。
鄭安庭引述政府介紹,專業人才引進方面,高端人才有25名,優秀人才有121名,高級專業人才有609名,包含院士、高管、產業人士等,這些人才主要配合四大產業的發展。
【编辑:陈旭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