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头条通讯社(香港讯)
香港中通社10月29日電(記者 吳一帆)2025年10月29日,農曆九月初九,又逢中國歷史悠久的節日——重陽節,又被稱為重九節、登高節、茱萸節等。重陽有敬老的傳統,節俗包括登高望遠、插茱萸、賞菊花等。時至今年重陽時節,世界範圍內的華人仍舊延續這些傳統。

10月28日,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岩鎮石龍社區開展“九九重陽節 濃濃百家情”主題活動,老人們在“長壽宴”活動現場用餐(新華社圖片)
重陽節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時期,與中華民族先祖在農曆九月秋收後慶祝及祭祀祖先有關。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世界華文文學學會副會長袁勇麟接受中通社採訪時表示,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的重陽節,具有獨特的儀式感和文化意涵,也是海外華人抒發情感與表達人生感悟的重要日子。
袁勇麟以世界華文文學作品舉例。早在19世紀末期,福建人力鈞在馬來亞檳榔嶼逗留三個月,編輯《檳榔嶼志略》,裡面就收錄幾首當地華人寫的重陽登高詩,如“萬里家山杳無際,陶然共醉菊花杯”,抒發濃郁的思鄉之情。2013年,馬來西亞教育部在制定華文小學課程標準時,把唐代詩人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列為華文小學四年級背誦古詩篇目的第一首。曾經擔任馬華公會總會長的廖中萊回憶,他第一次接觸“重陽節”這個名詞,是在十來歲的時候。老師教他們讀這首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他認為,重陽節也可以隨著時代變遷而注入新的元素,特別是擴大登高,郊遊以及敬老活動的層面。
最近,全球不同角落的華僑華人歡慶九九重陽佳節,並產生廣泛影響力。例如,《歐洲時報》報道,當地時間26日,法國華僑華人會在位於巴黎大區博比尼市的巴黎大酒店舉行午宴,慶祝中華傳統節日重陽節。巴黎大區博比尼市市長阿卜杜勒·薩迪 (Abdel Sadi)在致辭中表示,重陽節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向年長者表達敬意的節日,體現了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的價值觀。博比尼市曾多次接待來自中國的代表團,希望博比尼市在未來可以繼續和中國以及法國華僑華人會落實合作,推動和促進中法民間友誼。
據中國駐加爾各答總領事館28日消息,26日,在中國傳統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重陽敬老活動在印度加爾各答玄奘寺隆重舉行,加城華社120多位75歲以上老人及親屬和僑團代表、志願者等共300多人參加。現場表演了精彩的舞獅、民族舞蹈和中國歌曲,氣氛歡樂溫馨。
另外,29日重陽節當天,由乙巳(2025)年中國仙都祭祀軒轅黃帝大典在浙江省麗水市縉雲仙都黃帝祠宇舉行。今年祭典以“四海同心祭始祖,共同富裕譜新篇”為主題,海內外炎黃子孫共400餘人參加祭典。(完)
【編輯:陈旭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