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头条通讯社(香港讯)
香港新聞網10月23日電 團結香港基金轄下營運機構中國文化研究院,與騰訊基金會攜手推出之教育公益項目“趣學普通話”(按此瀏覽),希望通過“公益+科技+文化”的創新模式,透過普通話AI學習應用程式,免費為港澳地區的小學生提供普通話互動學習資源,助力推普工作及提升學習中華文化的氛圍。
早前於6月份舉行之“2025港澳小學線上普通話挑戰賽”,吸引港澳兩地合共超過100間小學逾2.3萬人報名參賽,最終選出40名“普通話之星”,並獲邀參加於深圳南山舉行,為期兩日的“大灣區青少年文化交流營”。來自港澳地區的學生與來自深圳小學的“文化小使者”們,為到訪南山博物館的參觀人士作導賞訓練,透過深度遊覽博物館,學習大灣區的發展歷史,感受館內藏品的文化底蘊。結合博物館重點展覽,讓粵港澳大灣區學子在互動交流中共學共進。

深圳南山博物館館長張熠表示:“非常高興能夠迎接來自大灣區各地的小講解員、小觀眾來訪,見證他們在交流中建立友誼、增進瞭解,促進大灣區文化交流、感受優秀傳統文化魅力。南山博物館致力於促進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運用新興科技手段煥新展陳體驗。未來我們也期待和騰訊等大灣區科技企業攜手,共同探索數字化、遊戲化方式傳播優秀傳統文化的新路徑。”
騰訊互娛社會價值探索中心生態負責人蔣區表示:“本次活動讓港澳與深圳學子攜手擔任文化講解員,既提升了語言應用能力,也將學習成果帶入了真實的文化傳播場景。未來,我們將持續透過Tencent WeTech Academy及《趣學普通話》教育公益項目,發揮我們遊戲化設計、AI技術等方面的能力,開拓學生線上互動學習空間,讓普通話學以致用,激發他們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助力交流。”
中國文化研究院院長邱逸表示:“衷心感謝騰訊基金會對‘科技向善’的實踐,讓粵港澳大灣區的學生能夠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完全感受到‘趣’味學習,不受時間地域限制地從語言開始學好中華文化。未來文研院將繼續與騰訊基金會強強聯手,為廣大的學生提供更多趣味性及跨學科性兼備的學習新導向。”
本次行程中,來自聖公會青衣主恩小學的陳芮依同學分享:“對我來說這是一次別具意義的交流活動,能夠與來自澳門及深圳的同學的交流是相得益彰的體驗,讓我明白到語文學習是溝通的根本。”而來自澳門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的劉鯤鵬同學則於參觀過程中,了解到中華文化從歷史的演變:“我對中華文化感受由從前的書中領悟,至今次的互動學習,獲益良多!”
“趣學普通話”平台於新學年繼續接受報名,結合遊戲式學習,並融入中華文化學習內容,寓學於樂。(完)
【編輯:陈旭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