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22日電(記者 鄭竣凱)當選中國國民黨主席後,鄭麗文近日再次喊話,要讓“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成為台灣主流民意,也強調自己不會害怕綠營“抹紅”。受訪學者指出,鄭麗文兩岸路線在逐步落實的過程中,可能遭遇若干挑戰。

鄭麗文(香港中通社圖片)
國民黨主席選舉18日舉行,鄭麗文以過半得票率當選。此後,鄭麗文宣示,“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的定海神針,“反對‘台獨’”讓台灣人遠離戰火,台灣應該凝聚新的共識,要讓兩岸通關密語“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成為台灣主流民意。
鄭麗文也表態願訪問大陸,並強調,若能化解兩岸矛盾、推動和平共榮,“我什麼工作都願意做、什麼人都願意見”。
在黨主席投票前,鄭麗文拜會台當局領導人馬英九,並展現獲贈的墨寶“世代接棒、同行致遠”;談及“九二共識”重要性時,鄭麗文言必稱馬英九任內兩岸交流碩果累累,也被認為是國民黨內馬英九親陸路線的精神延續者。
台灣中國文化大學教授鈕則勳向香港中通社記者表示,鄭麗文的兩岸路線面臨三大挑戰,其一就是,在“九二共識”被綠營貼上負面標籤的前提下,如何重新包裝以爭取台灣社會支持。
鈕則勳指,第二個挑戰是,民進黨連續執政並建構不利兩岸關係互動的氛圍,國民黨逐漸喪失兩岸議題主流詮釋權,未來應如何重拾兩岸議題的手感,讓民眾覺得國民黨比民進黨更有能力處理兩岸關係。
“國民黨觸及兩岸議題,或主張交流對話,容易遭遇民進黨‘抗中抹紅’的制式操作”,鈕則勳點出,這是第三個挑戰,尤其當前“抗中抹紅”戰略在台灣仍有一定市場,鄭麗文的當務之急是找到破解辦法。
與傳統藍營政治人物在兩岸議題上的保守不同,鄭麗文的論述清晰且有力,但也遭到“令不出黨中央”的質疑。鄭麗文回應指,相關質疑是假議題,自己也不怕“抹紅”。“渾身是膽”的鄭麗文要將國民黨“羊群”變“獅群”,扭轉大選選戰接連失敗的頹勢,兩岸問題是必須攻堅的橋頭堡。(完)
【編輯:陈旭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