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通社10月17日電(記者 王少喆)日本執政的自民黨與最大在野黨立憲民主黨17日上午舉行會談,大致同意於21日舉行首相指名選舉。由於日前自民黨與在野黨日本維新會初步達成合作共識,自民黨總裁高市早苗當選首相的可能性看漲。不過,目前各黨之間的博弈仍在進行中,首相人選仍存在一定變數。

日本首相指名選舉分別在國會參眾兩院分別進行,在第一輪投票中得票過半者可以直接勝出;如果無人獲得過半票數,得票前兩位者將進入第二輪投票決出勝負。
自民黨與同樣持保守立場的小黨日本維新會在週四舉行磋商,確認兩黨在關鍵政策立場上達成共識,為兩黨聯合執政創造了條件。失去長期執政伙伴公明黨的自民黨,必須聯合其他國會在野黨,在國會拿到過半議席,才能取得首相一職。
根據日本眾議院的黨派議席分佈,自民黨僅剩196席,即使加上維新會的35席,仍需要2席,才能達到233票的過半數。不過,雖然高市可能無法在首輪投票中取得過半支持,她仍可能在第二輪決勝選中以得票最高者的姿態當選。因此,自民黨相比在野黨目前處於優勢。
根據日本媒體民調顯示,若高市早苗獲任首相,43.8%的受訪者將支持新內閣,年輕選民對其支持度更破五成。時事通信的民調顯示,支持高市早苗的比例(43.8%)幾乎是不支持者(23%)的兩倍,支持率明顯高於之前兩屆的岸田文雄和石破茂。
另據17日下午最新消息,日本維新會宣佈中止與在野的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就首相指名的磋商,自民黨的高市早苗贏得首相一職的可能性進一步增大。
上海理工大學國際政治學者郭麗向香港中通社表示,自民黨和維新會能實現聯合並不意外,本來兩黨就都是右翼保守黨派,維新會在有些方面甚至比自民黨還“右”,當初高市早苗的競爭者小泉進次郎就是計劃和維新會聯合的。
此前,日本維新會曾與在野的立憲民主黨、國民民主黨進行磋商,商議共同把自民黨趕下台,成立“在野三黨”聯合政府。前首相野田佳彥率領的立憲民主黨還為此讓出了首相一職,承諾推舉國民民主黨領袖玉木雄一郎出任首相。但維新會被曝出私下與自民黨也在磋商,把在野兩黨“擺了一道”。
郭麗表示,雖然目前自民黨和維新會還沒有正式宣佈聯合,理論上在野黨仍有機會,但除非再出大的變故,形勢已經比較明了。在這種情況下,立憲民主黨肯定也在思考自己的應對方案,是否會出其他招數,需要繼續觀察。
如果自民黨和維新會的保守黨派上台,取代自民黨與偏左的公明黨的聯盟,日本政壇可能進一步“右轉”。日本維新會在向自民黨提出的合作“條件”中,就包含了為修改“和平憲法”成立相關機構的條款。
郭麗表示,“右右聯合”對日本政壇的負面影響將是顯然的,但也因此,大概率難以持續。即使當選首相,高市早苗也面臨著政治獻金等問題林立的局面,在野黨也不會善罷甘休,她的首相位置能坐多久也很難說。
對於修憲的可能,郭麗認為,自維兩黨都想推進,但難度不小,修憲不僅遭到立憲民主黨、共產黨等左翼政黨的強烈反對,就連自民黨內的中道勢力也未必同意。在國際方面,中韓各國反對聲浪會很大,就連美國也未必希望日本修改和平憲法,會擔心其擺脫美國的“韁繩”。何況,由於安倍第二任期已經解禁了集體自衛權,並擴大武器出口管制,和平憲法已經幾乎被掏空了,自民黨當前未必會把修憲作為急迫的目標。(完)
【編輯:陈旭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