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报社新闻中心(香港讯)
香港中通社8月26日電 (記者 譚暢) “香港賽馬會呈獻: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紀念抗戰勝利八十周年展覽”將於27日起在香港歷史博物館舉行,該展覽26日舉行開幕禮及傳媒預展,介紹展品詳情。
是次展覽共展出183件抗戰文物,包括82件來自中國國家博物館的藏品,當中8件展品是國家一級文物。中國國家博物館黨委書記楊帆表示,展覽緊扣“萬眾一心 維護和平”主題,摒棄“湊數”思維,每一件展品都承載著獨特的歷史敘事價值。
此外,國家博物館聚焦選取有視覺表現力的文物,在同類文物中,優先選取大尺寸、富空間感的藏品,直觀展現歷史場景的壯闊與厚重,打破展品“扁平化”帶來的局限。
踏入展館,右手邊便是盧溝橋上雕刻的石獅子。在這座“盧溝橋”一側的牆壁上,亦有光影營造出的游擊隊剪影穿梭,令人聯想到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的起點“七七事變”。
“這是非常具象的抗戰歷史表達。”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及策展人黃黎說。具象化的展品還有一個鐵盤,由愛國民主人士黃炎培於1932年上海“一二八事變”後在上面題字,寫有“鐵花何斑斑,中有戰士血”,是對日寇侵略的血淚控訴。
據悉,黃炎培的弟弟在抗戰期間資助十九路軍,該鐵盤便是弟弟用十九路軍給他的砲彈殼鎔鑄而成。待黃炎培題完字,為躲避日寇耳目,鐵盤被埋在了土地下,早已鏽跡斑斑。親身經歷“一二八事變”的黃炎培極度痛恨抗戰的苦難和侵略者,之後為其孫取名“黃十九”,以紀念十九路軍。
展覽現場亦有台兒莊戰役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一師曾用過的大刀。這柄上過戰場的大刀,刀身及手柄皆有斑駁痕跡,單刃厚背,刀尖傾斜,既可劈砍,亦能突刺。
在全民族抗戰的展廳中,共有89張歷史照片展出,當中20多張照片進行了場景化佈置,營造出整體厚重的歷史感。香港與中國內地守望相助,華南失守後,大批內地同胞來港避難,香港灣仔亦建救世軍施食廠,為他們提供糧食及醫護。
香港各界人士積極籌款,有工人走遍港九新界,籌集款項購買救護車及藥品,前赴桂林捐獻給八路軍;“保衛中國同盟”1938年成立,曾聯合海外華僑等人士發起“一碗飯運動”籌款,展覽亦展出各項歷史資料及報刊報導。
該展覽將於8月27日至12月15日舉行,市民遊客可免費入場參觀。(完)
【編輯:陈旭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