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利雅得10月31日电 题:147枚奖牌收官 中国青少年力量闪耀赛场——巴林亚青会中国代表团综述
新华社记者王海洲、罗晨
31日晚,随着圣火在麦纳麦夜空缓缓熄灭,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圆满落幕。中国体育代表团以63金、49银、35铜共147枚奖牌位居金牌榜、奖牌榜“双第一”,创下参赛以来最好成绩。中国体育代表团相关人员表示,本届赛事圆满实现“发现人才、锻炼队伍、加强交流”的参赛目标,中国青少年运动员不畏强手、敢于挑战、顽强拼搏,收获运动成绩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10月31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闭幕式上入场。(巴林亚青会组委会供图)
本届亚青会,中国代表团共参加20个大项,13个大项夺金、19个大项获牌,面广点多、结构均衡。田径、游泳、举重三大基础项目成为“压舱石”——田径以20金收官并打破12项赛会纪录;游泳拿下13金,刷新6项赛会纪录;举重收获9金,并创造3项世界少年纪录、6项亚洲少年纪录和8项赛会纪录。
赛场“高光” 体系赋能
在巴林国家体育场,中国田径小将屡屡上演精彩场面:男子400米栏、女子200米、男子异程接力等项目均在最后阶段反超夺冠;沙滩排球女子决赛更是上演“绝境翻盘”——中国组合在10:14落后时连得6分逆转捧杯。由沈阳市第三十一中学男子篮球队组成的三人篮球男队一路“硬碰”东道主巴林和伊朗等强队,最终问鼎。
“这批2007至2009年出生的孩子,在比赛气质与临场处理上很成熟。”中国田径教练组总结说,“亚青会让我们看清接力梯队与中长跑、投掷等项目的后备厚度。”

10月24日,中国选手杨嘉(中)在比赛后庆祝。当日,在巴林举行的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男子400米比赛中,中国选手杨嘉夺得冠军。新华社发(巴林亚青会组委会供图)
国家游泳集训队赛前进行了为期一个半月的系统集训,由外籍教练迈克尔·帕尔弗里牵头,复合型保障团队围绕技术、体能、营养、心理、损伤预防开展精细化评估与负荷监控。密集赛程下,队伍“一日多赛”仍稳定输出。16岁的孙铭霞在女子200米仰泳游出个人最佳2分08秒61,跻身全国前列。教练组直言:“本次比赛最大的价值在于练兵成功、体系可复制。冬训将继续打通选材通道,补齐仰泳、混合泳等短板。”
举重赛场,中国小将把训练水平“搬上赛台”。首次代表国家出战就夺得金牌的蒋金富说:“发挥了近期训练水平,拿到挺举冠军,也看到了差距,回去要在体重控制、挺举稳定性和自我管理上‘补课’。”举重运动员陈训发坦言:“第一次在综合性运动会承压作战,既有激动也有遗憾,12月全国冠军赛继续冲。”
传统强项与新兴项目“多点开花”
在巴林国际展览中心,国青乒乓球队交出“满分答卷”——男单、女单、混双三个项目均包揽冠亚军,最终收获3金3银1铜。混双冠军李和宸/姚睿轩说:“先把眼前的比赛打好,后面的路还长。”男队主教练刘彬、女队主教练饶静文均表示,本届亚青会与明年青奥会“几乎对表”,“这是一场原场景预演,回去后要把器材适应、对手模拟、技战术细化到位”。
高尔夫赛场,中国队实现男、女团体和个人共四项冠军。韩今夺得男子个人金牌,崔景涵摘得女子个人金牌,任怡嘉获得女子个人银牌,中国队还包揽男女团体冠军。教练黎佳韵说:“出发就是奔着金牌来,四冠到手还是超出预期。高温、长时段比赛考验体能与专注,回去会重点补强连续作战能力,为迈向职业做准备。”

10月25日,中国高尔夫球队在比赛后庆祝。新华社发(巴林亚青会组委会供图)
跆拳道项目同样收获颇丰,中国小将在多个级别登顶,并拿下混合团体冠军。
在更多新兴项目上,来自普通学校和社会俱乐部的选手同样崭露头角。女子摔跤两位冠军赵敏、黄欣把“自信”的底气归于技术打磨与赛场掌控;而在台克球、泰拳、综合格斗等项目中,社会力量的深度参与,正为青少年竞技人才培养拓展新的通道。
体教融合:把“苗子”送上更大舞台
中国体育代表团相关人员表示,本届亚青会上,青少年运动员用拼搏与奋斗升起国旗,奏响国歌。对于很多第一次出国、第一次参加国际比赛的运动员来讲,是一种非常难得的体验,这将是他们今后成长道路上宝贵的精神财富。本届亚青会既是成绩展示会,也是“发现会、检验会”。

10月22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在第三届亚洲青年运动会开幕式上入场。新华社发(巴林亚青会组委会供图)
下一步,中国体育代表团将以亚青会为新起点,进一步深化体教融合,拓宽选材渠道,完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一是把本届比赛涌现的好苗子纳入国家队、项目中心或省市重点队伍的跟踪培养;二是扩充高水平国际、国内赛事机会;三是用更开放、更包容、更具流动性的通道,打通学校、俱乐部与专业队之间的人才输送链条。
青春作伴,未来可期。中国青年运动员正沿着麦纳麦启程,向世青赛、青奥会乃至更高舞台继续奔跑。
【编辑:陈旭颢】
